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千年釐邑 人文泥汊(多图)

  82岁的叶大爷原来在镇手工业社上班,专做打铜、钉秤、补锅的活,练就一手好的铜匠手艺。如今,叶大爷还闲不住,只要有活接,他还亲自为客人打造。走进店铺,只见电焊、机床、铁砧、手钳、铁锤、木槌摆满了一地。真的是铜匠的家当,各有一套。如今,生活中很难再见到铜匠的身影,那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已经消逝在岁月中。

  斑驳的石灰墙,凹凸不平的折砖路,爬满苔藓的拐角处,还有那笑容温暖的老人……行走在窄窄的老街,有太多的故事,恍若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传来抑扬顿挫的商贾市声,茶楼酒肆的弦管乐声犹然在耳。

  俯瞰长江,如舞动的飘带,如游动的蛟龙。泥汊口岸边江水澄澈,鱼群摆动鳍尾,遨游浅水。江滩芦苇丛生,野鸭戏水,候鸟低飞,一派迷人的小岛风光。由于江水的经久冲刷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陆地洲滩。这块不大的小岛远远看去,如一朵荷叶浮碧江岸,人们称作“荷叶地”,也有叫“河南墩”的。

  每到汛期,长江和泥汊河洪水肆虐成灾。据史料记载,“河南墩”在民国时期还是个荒凉滩涂,岛上稀无人烟。现在已没有人说得清是何年何月了,一天,从长江上游湖北来了一群渔帮。

  渔帮,是长江渔民在生产实践中,按照相同的渔具渔法自动结合的社会群体。帮者,“群、伙”也,是一种带有行业性分工合作的群体。渔帮的目的在于协同作业、战胜风暴等自然灾害,研制更好工具,取得更多的渔获物。除了主业捕鱼外,他们还常手持鸭枪,于江汊捕猎野鸭、大雁、獐鸡等野禽。过去泥汊有句俗话叫“芦荡草滩阔无边,野鸭獐鸡打不完”。每到春夏之交,郁郁葱葱的芦荡里,到处是一窝窝绚烂多彩的禽蛋。端午时节,一群群天真可爱的雏禽在水草丛中嬉戏,待到霜重雪浓芦花飘絮的深秋,体肥肉美的野禽成为枪帮的猎获品。

时间:2022-02-14 19:51:36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