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无为老关城的故事(多图)
古老的一字城(今无城南门融城绿景小区)南端,曾经有一座关城,叫南关,俗称老关,其城楼则称为时熏楼或老关城,属无为县城的外城。时熏楼的外形像一座隧道入口,高约五丈,宽约四丈,深约十丈;弧形拱顶,全用大青石条砌成;内壁两边各有四丈宽凹进墙壁里,下方砌成青石凳,供行人小憩;从关里向南,呈下坡势路面,宽约四丈,用褐色麻石铺成,中间行车马,两边走人;由关里向北,呈上坡势路面,也用褐色麻石铺成,关口置一道加厚木门,昼开夜关;关顶上垒土厚丈余,隐于老关山东南端,是通往一字城的要衢。本站编者认为,按古人筑城习惯,一字城往往是一段建在两个绝壁之间的城墙,中间设城楼与门洞。根据老关地区的地势,无为的一字城应该西接毗邻的山丘,直至里河,东入低洼的泽国-官圩,形成对无为县城的拱卫之势。
老关东有官镇大圩沃野平川,西有老关山丘陵起伏,前临潘家冲狭窄沟壑,向南眺望有常家山、斧脑地;后抵一字城小巷街道,向北延伸,直达无城南门大桥。是通往无城南大门的要隘。
老关俗称老关口,民间又叫它“老关洞”,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传说当年刘伯温识天文,懂地理,镇山治水,要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一次南巡,发现一字城有处獭猫地(又称野猫巷),内藏“獭猫精”,要危害大明江山,心生“设关治猫”之计,在此建了一座老关。千百年来,一字城显然未见“獭猫精”出现。但是世事变迁,朝代更迭,历史总是在发展,老关也留下了这个趣闻佳话。这是其一。
其二者说是很久以前,三个挑夫深夜来到老关叫关,要进一字城,守关老翁不肯起床开门。三个挑夫急中生智,大声叫嚷:“你不开门便罢,我们就在这里以扁担当床,蓑衣当被睡下来。”三个人还相互谦让:“大哥往里边睡,我睡外边给你挡风!”守关老翁给吵得睡不着,索性开门看看他们三个在扁担上怎么睡法。当守关老翁打开关门,三个挑夫担着货担笑呵呵地进了一字城,边走边说:“谢谢老翁为我们开门!’
日本军队入侵无为之后,便在老关顶上建了一座碉堡,驻守一个小队日伪军,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共无为地下武装决心要铲除这个毒瘤,经常夜袭碉堡里的日伪军,今日杀一,明日杀俩,久而久之,日伪军也吓得只好躲进了无城。这是其三。
新中国成立后,老关回归于人民。进进出出的行人在这里夏避暑热,冬避风雪。附近的老人们常在这里喝茶聊天,顽童们也常在洞顶、关下捉迷藏。由于年代久远,老关久经风雨侵蚀,几近坍塌,后于“文革”期间彻底毁尽。如今,这里已经建设成往来无城的康庄大道!(文物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12-21 16:42:29 来源:无为新媒体公司 作者:刘希玲【
收藏
】【
打印
】【
分享
】【
简体
】【
繁體
】
类似文章:
秋到姚沟景色新(多图)
2022-10-07
无为花渡河水系与环城河的渊源(多图)
2022-01-18
十里墩记(多图)
2022-01-14
无为南站(多图)
2019-08-24
无为“清明节”的习俗(多图)
2023-03-31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
条评论
【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