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花渡碧水润新民(多图)

  花渡之水,哺育两岸。新民乡村,与水结缘。人文荟萃,代出英贤。生态和谐,绿色家园。乡村振兴,谱写华章!
  从空中俯瞰无城镇西郊新民村的美丽田园,花渡河宛若一条碧绿的玉带,两岸田野如同玉带上的翠绿宝石,漂亮的民居点缀在玉带与宝石之间,构成了新民村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画卷。
  谷雨节气的日子,我们驱车来到无城镇西郊的新民村,观赏和感受沿途地灵人杰的美丽盛景,追寻消失的乡土文化。

  
  花渡耀两岸,水韵鱼米乡。站在江西桥上放眼眺望新民花疃自然村,只见耕田灌渠阡陌纵横,蓝天碧水琴瑟相合,造化之美和耕种之丰赋予这片土地非凡的灵性。
  疃,旧时和官方屯田活动密切相关,明确指向军屯聚落。据《通志》记载:“无为旧县在花家疃,本巢县城口镇,魏武征吴筑城于此,因无功号无为城。”
  北宋崇宁三年(1104)七月,米芾接到封授无为知军文告后来到无为担任知军,他秉承无为而治的理念,在任之初,不论晴雨,都要设祭祈祷,祈求天地给百姓有一个好收成。一次,他在西门城楼参加宴会,看到田野里一片翠绿,十分诧异,老农告诉他,是年气候温和,稻子收割之后,又抽出了新穗子,是“稻孙子”。米芾十分高兴,以为祥瑞,于西门城楼亲题“稻孙楼”牌匾。据花疃《王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考我华一、二公初来濡土也,见西门花疃秀水芝山,乃芝城之屏障,地灵人杰,土地肥沃,便择此建宅安居。五百余年来,王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瓜瓞绵延。先辈们筑坝修堤、开河修路、平地种田,渐而形成花疃村落。从古至今,花疃村人传承乡风美德,耕田传家,扶弱济贫,接纳外姓,形成以王、李、张、叶、莫、邹等姓氏的村落。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片“推窗见景田园美,出门入画稻花香”诗意的家园。

 1/2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时间:2024-05-29 19:12:52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