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回龙安桥上,望着这精致的桥台,青石新鲜,纹理条分,数百年的风吹雨淋没有改变它的容颜,抚摸着这光滑如镜的青石,冰凉的肌肤让人感觉岁月的不易,当年工匠们的辛劳温情已消散,行人的脚步也未能惊醒它的清梦,老桥还是活在当初的梦中,从未醒来。
龙安古道在这里中断了,清清的河水阻挡住我们前行的步伐。遥望对岸,古道还在延伸,无止无尽。蓦然顿悟,路是没有尽头的,那前面是我们祖辈走过的路,一条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之路,也是一条不平凡之路。
千年寺庙声名扬
离开龙安桥,沿009乡道向东南的山岗前行,在一岔路口,忽见路牌上写着“千年古刹——地王阁”。
说到地王阁,想到朋友郝灵讲的一个笑话。二十年前,她在十里墩棉花站工作时,经常骑自行车到农村收棉花。当时乡间全是土泥路,下雨之后泥脚深,土质粘性强,太阳一照,稀泥变成刀脊路,坎坎坷坷,凹凸不平。郝灵在骑车到地王阁路段时,一不小心掉进土坑里,摔倒在地爬不起来,一行的同事调侃说:“还没到地王阁,怎么就急着磕起头了。”
放眼瞭望,农村旧貌换新颜,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乡村正因路而兴、因路更美、因路致富。如今,乡村道路都是水泥硬化公路,路面整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真是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那种骑车摔跟头的事不可能再会发生了。正在路上行走的张大叔说:“以前,我们村里的环境是七零八落的,家家门前柴草乱堆,下雨的时候村道上全是泥,不穿雨鞋没法走。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群众出行方便了。”
我不是遇庙烧香,见佛叩头之人,但早闻地王阁大名,今天顺道何不一观。当然,对地王阁的久仰还来自于吴廷翰的《小南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