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花渡碧水润新民(多图)

  青灯黄卷,暮鼓晨钟。慧安从此远离世俗,勤于劳作,念佛诵经、打坐参禅,乐善好施,济贫无数。1975年某日,慧安在睡梦中驾鹤西去,世寿68岁。慧安法体为荼毗,有装缸、封缸、绾缸、起缸、出缸等过程。陶缸为一套,底有孔,是为了让逝者的灵魂自由出入。缸底铺一层石灰,其上加盖一层木炭,将法体盘坐装殓其中,再填充碾碎的木炭、檀香等,倒扣一缸,密封。七日之后,八人抬缸,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犹未能报。众僧一路过绣溪桥至南门城墙畈下,时有数百人云集,遮云蔽日,难掩哀思,人天同悲。僧人引燃缸内的柴草木炭,一团火,一缕青烟上云天。
  慧安荼毗,其亲属将骨灰捧回老家供奉数年。1979年,慧安侄子王广林根据其生前遗嘱,于二坝码头乘轮渡至江中心,将慧安骨灰洒入长江。质本洁来还洁去,惠安随着长江水向东走了,回到了她朝思暮想的故乡。现在无法想像,一个女孩是如何面对一盏青灯,清规戒律,在寂寞中凋谢着美丽的生命。
  清洁堂是无城清洁寺的前身,清晨,我来到清洁寺,静静地立在大殿前,佛祖还在那里,依旧平和地笑着,慈悲中有着几分怜悯。我愚笨难得大彻大悟。

  
  宽阔的新巢无路横穿新民村,公路两旁栽有红花刺槐、枫香树、垂丝海棠、香樟树等。红花刺槐垂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紫红色的花串,配上翠绿的羽状复叶,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妖娆艳丽。绿化带中间的金鸡菊的花瓣层层叠叠,金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自然的瑰宝。巴根草绿茵茵一片,枝叶在微风中摆动着,摆动着它的顽强、美丽和自信。
  远处,城里的高楼大厦耸立,车水马龙。近处,农田里的麦苗绿油油地茁壮成长,春天的景象一片繁忙。城市的便利和农田的繁忙,让我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变迁。

时间:2024-05-29 19:12:52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