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秋到姚沟景色新(多图)

  圩之名珠,江上重镇。自古以来,姚沟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民风淳朴,有“鱼米之乡”、“商埠重镇”之称。
  古韵悠长多佳话,千年底蕴话春秋。《左传》记载:“吴侵楚,养由基奔命,子午(子庚)以师继之。战于庸浦,大败吴师。”庸浦,乃现今姚沟一带的水域。相传,宰相姚崇巡察姚沟江防,惊奇地发现孔雀河水由东往西流。唐玄宗得知后,便将这块土地命名为“姚家沟”,后称之为“姚沟”。
  九月,丹桂飘香,天高云淡,雁唳长空。我们一行走进姚沟古镇,融入西河的微波和滔滔的江水,静静地感受它的往昔与今生。
  南都圩的旧时光
  金秋的九月是丰收的季节。玉米黄了,水稻熟了,芡实香了,螃蟹肥了……田地里,水塘边,到处都是农人们忙碌的身影。从高新大道往右拐,进入072乡道,这便是南都圩了。圩堤弯弯曲曲,自虹桥南河口起向东延伸,经朱泊、刘湾,突改向南行,再到飞雁投河处,又拐向西,止于沈桥莲花山下。全长约二十华里,呈扇形状,有上万亩良田。
  梦里圩乡,湖上南都。南都圩四面环水,河流横一条、竖一支,散布圩内,密如蛛网。宽处成湖,窄处如涧,几可执手相握;直处如斧凿刀修,一丝不苟,曲处如少女愁肠,千转百回。
  曾工作于塘埂学校的邢俊闩老师介绍,过去教师工资低,当地教师家里都有田,一边教书,一边种田。有的种棉花,有的养螃蟹,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南都圩境内有大小十多条河流,汊河更多,过去都是砂石路、田埂路,坑坑洼洼,农民出门靠步行,能搭个摩的算是好的了。运输只能靠木船、拖拉机、手推车,或是农民肩挑背扛。大家住的多是平房,低洼处,遇有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夜晚的村庄,四周漆黑一片,冷冷清清,更不要说路灯了。

 1/2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时间:2022-10-07 11:23:58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