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千年釐邑 人文泥汊(多图)

“过去农民种田要交农业税、统筹款,及其他的税一共要三四百元。现在农民种田国家税费全免,另外还给农民粮食补贴,每年每亩达一百五六十元。这一切是作梦也没有想到的幸福。”76岁的梁大爷也插上话来。

  据了解,该村有六百五十口人,人均收入达二万五千元以上。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一个自然村超市有两个,健身广场有三四个,健身器材应有尽有,公共厕所不到三十米就有一个,村村户户通水泥路,路面既宽阔又平整,路的两边不到二十米就装有一盏太阳能灯。村头村尾到处都是树成行,路成网。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昔日任村的生活情景,家家户户养猪养鸡,一到雨天便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如今,美好乡村建设不仅让村里的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也让村民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最引人瞩目的是这里沟、塘、河、渠都全部用石便垒砌,再在石便上贴五颜六色的瓷砖,真是光彩照人。沟、塘、河、渠的四周都焊接了不锈钢栏杆,里面种植了荷藕。村支书柯成说:“如果你们夏天来,茂密的荷叶将百亩的水稻田铺成连片的绿色,远远就闻到飘香四溢的荷花芳香,是村上最美的风景线。”

  艾青《在浪尖上》诗中写到:“活着的时候越无私,人民的怀念也最永恒。”谈起乡村变化,村民念念不忘“芜湖好人”朱先发。

  煌煌赤诚之心辉映天地,件件慷慨之事铸就永恒。“村里盖房子的时候,他每户补贴20万,这样的好事想都不敢想呀,在他的帮助下,村民们相继住上了楼房。”泥汊镇任村村民说到这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家乡水利建设、种植果树、绿化土地、新建水泥路面、太阳能路灯……十年间,朱先发先后投资巨额资金用于家乡建设。

时间:2022-02-14 19:51:36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