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虽然没有给秀才发放俸禄,但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我们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3、有了等级上的特权
秀才见了县官已经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样下跪了,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万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坟冒青烟、吉星高照中了状元,那县官老爷可就惨了。秀才还可以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了,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权委员一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了。
4、秀才有了当先生的资格
中了秀才那在当地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了,毕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举人一直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退回来在当地当个私塾先生,工资虽不是很高,但肯定超过用劳动力卖钱的阶层,所以秀才已经是脱离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给富户或地主家当先生,碰到慷慨的东家也会相对比较滋润。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四、中举人有多难?
古代的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意味着有继续参加考试中举人的资格。以明清两代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选拔考试,叫作乡试。因为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后由学政发布正、副榜,正榜中试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上面讲了那么多中秀才的难度,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举人到底有多难,同时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中举人以后可以拥有哪一些权力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