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大美无城入画来(多图)

  该祠肇始于辛已冬孟(1581年),落成于明万历壬午(1582年)春孟。它与米公祠遥相呼应,相互彰显,堪称佳话。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所建。走进这座岁月深处的文化圣殿,那千年流淌着的墨池水、杏花泉,无一不散发着古老而又迷人的魅力,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寻访。

  尽管朝代几经更换,檐前燕子一批批新生变老,但二状元祠巷始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直保持原有的称谓。虽说如今走在二状元祠巷的人们,因为年代悠远和观念更迭,淡薄了当年仰慕状元耀祖光宗前途无限的崇拜心理,但“状元情结”给老街巷烙印下来浓郁的地域特色,凝聚着老街区的文化记忆和居民的深厚情感,依然令人心生敬畏,情不自禁地重温二状元祠巷以往那些故事,寻找心灵的慰藉……

  一座桥便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形成,将建筑、艺术和谐相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北环城河上一座九孔实腹式拱桥,彩虹般地横跨古城河之上,名曰“状元桥”。状元桥寓意无为多出人才,昭示了无为人处处争第一的雄心壮志,反映了无为人民的积极进取精神。

  状元桥又被称为“网红桥”,春节、元宵节等喜庆的日子里,华灯初上,两岸灯火辉煌,人流如潮。桥在彩灯的点缀下,轻盈之曼妙之空灵之,让人忽生怜花惜绿春光淡的感觉。夜色的桥,比徐志摩的康桥来得更具情调和灵性,没有爱怅情愁,有的只是温馨、静和的柔情,是律动翩飞的张扬生命。

  夜色中,人们从四面八方携带鞭炮和各色焰花火筒,相聚亲水平台上,欢度良宵。“嘭”的一声巨响,烟花腾空而起,一束火花冲破黑夜照亮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绚丽多彩,美轮美奂。随之,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如一段“天女散花”,又似一场“九天流星”,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此时,河与桥,桥与河,相互辉映,相互点缀,一派江南生春风,流光泄画色。

时间:2022-06-19 10:04:08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