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大美无城入画来(多图)

  童年到县城上学,必须要翻越月牙山过麻石街。依稀记得,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每天都在环城河里撒网打渔,捕捞工具有扳罾、搭网。他把搭网的两只长柄撑在两肋,颇有点“为鱼虾两肋插刀”的豪气,然后用力把渔网抛撒到水中,再顺势收网。一网上来,鱼虾在网中活蹦乱跳,引得路人投来羡慕的眼光。沿河下坡便是水埠头,勤快的媳妇、姑娘们在水埠上洗衣淘米,有时也会浣洗她们长长的秀发。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她们靓丽的身姿。忽然,一只水鸟从芦苇丛中振翅飞向天空,给这方水域增添了无限生机。

  每当一钩新月高挂在瓦蓝的夜空,便会油然想起“一钩新月天如水”的词句,那游弋在天上街市的月牙儿,漫进了沉吟往事的一段记忆。

  远望山顶,酷似一弯新月,故而得名月牙山。月牙山南北走向,高约30米,是无为西门环城河带的制高点。日军占领无城时,曾在这里修建碉堡,封锁交通要道,残害人民。从麻石街巷口,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连接山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月牙山是刘家山头、江村、蔡庄、大金庄等乡村百姓进城的必经之路。那时,一个青壮年挑着一百多斤重的生活物资过月牙山,定是累得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家住西苑山庄的张大婶说:“过去最怕的就是挑担,一袋化肥从山脚挑到山上,腿都发软。”回想过去的生活,张大婶是一脸辛酸。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上世纪九十年代,麻石街拆迁,居民被安置到环城河两岸。如今,站在麻石街广场上,已不见了环城河中撒网打渔的白胡子老爷爷。那高高的月牙山已被“愚公移山”化为平地,看不到踪迹,徒留一个地名而已。但它的魅力留予后人的,则是永远的眷恋和遐想!

时间:2022-06-19 10:04:08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王广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