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夭:8岁至15岁未成年而身亡称“早夭”; 3、年:50岁以下去世,书写为“卒于某时,年若干岁”(“濡湏宣氏”宗谱称之为“得年”); 4、享:51岁至59岁去世,书写为“卒于某时,享年若干岁”(“濡湏宣氏”宗谱不另述,而60岁以上者称之为“享年”); 5、寿:60岁及以上去世,书写为“卒于某时,享寿若干岁”(“濡湏宣氏”宗谱规定70岁以上者成为“享寿”)。 七、墓碑文的写法 碑文凡是写“化”,必须合岁数。 1、幻化:指二十至二十九岁去世; 2、壮化:指三十至三十九岁去世; 3、顺化:指四十至四十九岁去世; 4、艾化:指五十至五十九岁去世; 5、寿化:指六十至六十九岁去世; 6、耆化:指七十至七十九岁去世; 7、耋化:指八十至八十九岁去世; 8、耄化:指九十至九十九岁去世; 9、期颐:指一百至一百零九岁去世。 八、二十岁以下的碑文写法 1、下殇:八至十一岁; 2、中殇:十二至十五岁; 3、上殇或殇化:十六至十九岁。 古代对不同年龄人的死亡,用词有讲究,读其词即知年龄大概,必须慎用。另据本宗古谱,作古之人书写为 “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卒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世之人书写为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 九、称呼 1、“考”与“妣”:子称父为考,母为妣;称继母为继妣、称庶母为庶妣、庶出子称生母为生母;孙称祖父为祖考,称祖母为祖妣。 2、夫称首妻为元配、续妻称为继配、妾称为侧室。 十、十八代称呼 1、鼻祖或始祖:上第九代; 2、远祖:上第八代; 3、太祖:上第七代; 4、烈祖:上第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