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家乡风情

十里虹桥(多图)

  此寺环境优美,身在其中,犹如仙境一般,看诗人何天复的《延福寺山居》:“浮华过眼等云烟,我爱幽居乐自然。竹暗数行分净土,雨凉一夜换秋天。身闲肯爽寻僧约,酒熟需浇种秫田。真趣此中能不厌,何妨人笑懒蚕眠。”
  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无为人吴廷翰曾在此寺中读书数年,还将延福寺改名为白云寺,有诗云:“夜雨梵钟翻贝叶,春风石鼎试新茶。也知心地清如许,肯信人间鬓有华。”
  从地王阁往北上乡道,沿着乡道向西走几十米,在交叉口处,折向南,往前行2公里,就到了祠山殿。
  殿前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高大笔直,仿佛直耸入云霄之中。相传为明代僧人所植,已有600年历史。此庙香火缭绕,香客云集。
  十里半山半圩,在新西河没开挖之前,一到汛期,就会破圩,田地减产自不必说,更有甚者,颗粒无收,所以过去,一到春天,祠山殿附近的老百姓就会出去要饭。面对天灾,无助的老百姓只能求助于老天爷。相传,祠山菩萨能镇水妖,于是,老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物,建造了这座庙宇。可见,此庙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解放后,政府兴修水利,开挖了新西河,筑起了高大宽阔的西河埂,祠山殿附近便再没发生过水涝灾害。
  从此地往南行两公里,就到了虹桥老街。虹桥老街呈一字型,东西走向,有一个朋友曾经开玩笑说:“虹桥老街有什么写头,我一泡尿能从街西尿到街东。”人家常说,话糙理不糙,虹桥老街与现在的城市街道想比,确实很短。如今,街道两旁砖瓦结构的老店铺早已破败不堪,变成了断壁残垣。而几家砖混结构的店铺还在营业:有两家百货店,卖些针头线脑、锅碗瓢盆;还有一家裁缝店,店里全都是老年人穿的花布;还有一家小超市和一家卖些烟酒的小店铺。虽然店铺经营的东西不一样,但店主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时间:2023-07-23 15:52:18  来源:原野牧歌  作者:邢俊闩【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