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桂堂《宣氏宗谱》现存的全书有八卷、十一册,其中卷四、五、七各二册,属于世系图,互有重复。本人对之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就其结构与世系图情况简单总结一下,并提出续修新谱的原则性方法。
一、宗谱结构 1、导论
礼仪、序言、凡例、家规、渊源、字辈等,记于卷一、卷二前部
2、人像
老像、铭像、清像、新像等,记于卷二后部、卷三前部
3、传略
记于卷三后部
4、世系图
见卷四、五、六、七
5、祠堂
记于卷八前部
6、墓图
见于卷八
7、后记
记于卷八后部
二、世系图 采用苏式,即“五世图式”。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每个世代人名左侧会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同世代人名用线串连、垂珠指点,强调宗法关系。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略远。每图近者详述,末者不文,循环往复,长幼轮转。
三、三修 正如本站
《无为宣氏修谱历程》一文所写。本族宗谱经历过多次编修,被分为预修(顺治十五年)、创修(道光十五年)、再修(光绪四年)、三修(民国四年)。
最近的一次是三修,民国四年开始,民国六年(1917年)结束。三修采取了累加的方式。从老谱的厚度判断,较薄的卷四、五、七为老卷,是再修版(光绪四年),而较厚的为新卷,属于三修版。
卷四的三修版前38页更新了卷四的再修版的全册。卷五的三修版则完全更新了卷五的再修版。卷六是复合版,前80页是再修版,后50页则属于三修版,是山分的,更新了卷七的再修版1-27页。卷七的三修版更新了卷七的再修版28-77页,其中前部(大部)为圩分的,后部为桥分的。
四、四修方法 以上对老谱的研究,不但认识了老谱的结构和先人续谱方法,也为当今续修即四修指明了方向。四修可以保留世系图以外的部分,适当补充续修序言、人像、后记,而最为关键的世系图则可摈弃三修的简单的累加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叠加与二次甚至三次重复,自始至终一气呵成,实现一次质的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老谱已经数字化并上线,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把所有的先人与今人人名和谱文合并在一棵巨大、绵长的数字家谱树上,新增索引,连续打印、出书。四修后的宗谱应该不再有重复卷或内容,读起来清清爽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