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宗谱研究

古代的各种继嗣关系介绍

  嗣子

  这个称号是从古代开始的,原来指宫廷或者官宦之家为继承官位或者权力之人的称谓。这里不展开讲其上流社会中的用法。嗣子用于族谱中,主要是指某男人一生没有结婚而导致膝下无子,亦或结婚成家只生育女儿而没有男丁。若此男将自己亲哥亲弟的儿子,在双方协商好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嫡亲血侄立到自己名下,成为自己的儿子,此儿子不再为亲生父母所有,并拥有继承自己所有的财产。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嗣子一定只能是自己的嫡亲血侄,不能为旁系族里的其他晚辈。立嗣在明清或者民国时期,是要经过官方办理相关许可备案的,相当现在的公证书或者法院的判决之类有效法律文书。

  在以往,兄弟多,出现未婚或者膝下无子的情况也比较多,让侄子承嗣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

  祧子

  祧子中的祧字,可以通俗理解为挑。挑担,是不是两头都有东西呢?说成挑,不是有意要把祧字说错,主要让大家好理解。祧子在族谱和现实生活中,使用就没有嗣子那么官方,这个是不需要官方认可的。在一些宗谱里,祧子也记为双祧,有时候还是父子双祧,及父子俩一同承祧。

  但祧子在人员关系上,也只限于亲兄弟之间,就是让嫡亲血侄做后,给自己养老。以前一夫多妻的时代,祧子是可以娶两房夫人的,既自己亲父这边一房夫人,承祧的伯父或者叔这边也可以娶一房夫人,所生后代均沿袭两家的血脉。说到这儿,现在肯定有好多男人都眼红吧?有两个老婆,多好呀!其实娶两房夫人,责任也就多了一倍。

  祧子与嗣子最大的区别在于:承祧后,不必与亲生父亲断绝关系,也不必一定叫自己的伯或者叔为父亲。

  继子

  过继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给某人做儿子。古时候对过继还有一定要求的。所谓为继子,一般是同族中没有出五服的近亲关系,经双方家长协商后,抱养到自己名下,传承香火。继子与嗣子、祧子最大的区别是,没有要求是亲兄弟的血缘关系,只要没有出五服的都可以过继。

  养子

  养子在范围上不再限于血缘关系和姓氏。既可在同族中抱养,也可抱养外姓小孩。但古代有些宗族有一些严格的规定:抱养外姓小孩时,年龄不得超过3岁,而且养父母身故后,养子归宗不得带走其财产。更有宗族规定,抱养外姓小孩做养子,不得入宗谱。

  当然啦,现在家庭人口呈现倒金字塔式,特别是只准生一胎之后,嗣子以及继子的情况会少很多,一男丁挑两户情况将非常普及。不过,这个挑父母家和岳父母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祧子。

  修谱的时候,遇到以上情况时,大家应该准确使用嗣子、祧子、双祧、继子、养子了,以方便明晰血缘,使族谱真实纪录宗族的细微变化,给后人一个经纬分明的宗族分支图。

时间:2020-03-04 20:47:17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