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宗谱研究

始祖宣秉之考(多图)

  一、《后汉书》:作为官方史书,比较可信。它的记载是:秉子为彪,被任命为郎。《后汉书》只重点提及提拔了彪,并未提及其他子女,也许只有此子意外获得了皇恩吧。根据《淳化县志》,宣彪官至元淳太守。

  二、据上述《陕西通志》,秉公葬地在泾阳县西九十里。泾阳县在泾水下游。古云阳镇在泾水中游,即今淳化县西北约十里处。古云阳镇是秉公故里。考虑古人多魂归故里以及泾水流域缘故,可认为泾阳县西九十里应该是泾阳县西北九十里,即古云阳镇。

  三、几部宗谱的记载则是:

  1、《云阳宣氏(诸暨)》、《暨阳宣氏(积庆堂)》:秉父为珮,武陵令,诏封御史中丞,子鑒,袭父爵为中大夫

  2、《暨阳宣氏(继述堂)》:秉父为珮,侍中大夫,子为鑒、彪、虎。鑒袭父恩,为大中大夫,彪为郎中台,虎封南安侯

  3、《濡湏宣氏(鰲桂堂)》:秉子有二,玢、瑯。 玢,字珍玉,漢明帝時以明經舉孝廉,除會稽守郡,中大治

  4、韩国《宝城宣氏族谱》:大鸿胪宣汝学 其子 秉......其后有宣虞汉及其弟明汉,皆闻名于世

  相比之下《暨阳宣氏(继述堂)》关于秉公的记述比较合理可信些,部分合于《后汉书》,而《濡湏宣氏(鰲桂堂)》、韩国《宝城宣氏族谱》的记述则相去甚远了,值得商榷。明清时期,修谱甚嚣尘上,时兴雇用职业谱人,他们都是造谱专家,不排除有不少家谱的老系(纪外)出于谱人之手,可信度低,未必值得采信。因此,老系(纪外)只能看看而已,不可完全当真。如果追求真实,当以史书(含方志)为准。

  备注:感谢杭州宣文东先生对本文提供的支持!

时间:2022-10-02 19:46:08  来源:创作  作者:宣荣玉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