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宣坝《宣氏宗谱》(敦復堂)说,根据《姬氏志》,宣姓始于始平郡、卫宣公之后,以谥为姓。
卫宣公(?—公元前700年),姬姓,卫氏,名晋,卫庄公之子,卫桓公之弟,卫国第15任国君,公元前718年—公元前700年在位。卫宣公十七年(鲁桓公十年,公元前702年),卫、齐、郑三国联军与鲁军在郎地交战(《左传·桓公十一年》:十一年春,齐、卫、郑、宋盟于恶曹)。卫宣公娶夷姜(父亲卫庄公的姬妾),生太子伋、卫君黔牟、卫昭伯。后娶美女宣姜(父齐僖公),生公子寿、卫惠公。宣姜最开始嫁太子伋,但未及成婚就被其父卫宣公迎娶,后来改嫁卫昭伯(公子顽,卫宣公庶长子)。宣姜的妹妹文姜(齐文姜,齐姜),也是绝色美人,嫁鲁桓公(姬姓,育有四子即鲁庄公姬同、庆父、叔牙、季友),而鲁桓公是宣伯的高祖父。宣伯(叔孙侨如)则是濡湏《宣氏宗谱》(鰲桂堂,安徽无为)、暨阳《善溪宣氏》(继述堂)、《暨阳宣氏》(积庆堂,开化)、《云阳宣氏》(诸暨)、韩国宝城《宣氏族谱》序等记载的始祖。
可以看出,卫宣公与宣伯有一定关联,即卫宣公与鲁桓公(宣伯高祖)分别娶了齐僖公的二位千金,但不比宋宣公与宣伯的更加亲近的血缘关系。对于宣姓出处的这几个说法,虽相关人名不同,但这他们之间总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点复杂,引人入胜,也发人深省。
本人认为宣姓出自姬性,宣氏为周文王之后基本没有争议,始祖宣伯在多部宣氏宗谱均有记载,更加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