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家谱,墓志铭更加真实可信,可以作为历史依据。再说,宣缯的母亲史家在南宋时期名臣云集,权倾一方,诸如史渐(进翁)、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等,不可胜数。宁波民间仍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满朝文武,半出史家”、“五子登第”的民谚流传。三宰相——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祖孙三代为相,掌权时间占南宋朝代的九成之多,也让史氏家族成为南宋最大的名门望族;五尚书——史弥坚-兵部、史宅之-户部、史岩之-吏部、史宇之-工部、史宣之-兵部;七十二进士——呵呵,不胜枚举;五子登第,即史渐的五子弥忠、弥恕、弥愈、弥巩、弥忞考中进士,其中弥忠之子为名相史嵩之(《黄氏日抄》:
史渐进翁八行诏之孙父木再荐渐入学五子登第弥忠弥恕弥愈弥巩弥忞也嵩之兄弟其孙宣缯其甥)。除了显赫的娘舅世家,时任枢密同知那样高职的宣缯也不可能允许乱写其深爱的姐姐的墓志铭。所以,她的墓志铭应该十分可信。
据《水心集•史进翁墓志铭》记载,宣缯从小就是孤儿,由其舅舅史渐(进翁)精心养育。另据
《絜斋集•何夫人宣氏墓志铭》记载,宣缯自幼出类拔萃,父亲预言他会大振家声,只是遗憾不及亲历。结合有关史志文献记述,不难看出,强大的娘舅家族对宣缯的培养、提拔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絜斋集•何夫人宣氏墓志铭》还提到宣缯的祖上来自太末。古时太末也曾称新安。鳌桂堂《宣氏宗谱》表明宣缯的高祖宣讴虽是歙县派始祖,但来自新安郡。浙江多个宣氏宗谱都写有始祖宣秉,先人里包含宣缯,说明浙江宣氏与无为宣氏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
另外,《鄞县县志》卷二十四•古籍•三八还记载了宣缯的宅邸位置:
宣少师缯宅 由均奢桥直抵灵应坊皆宣少师之赐第。据了解,这个地址大致就在今天的宁波市城隍庙与宣缯堂舅(舅舅史渐的堂弟)史浩故居之间的海曙区广济街59号。
《钦定四库全书》•攻愧集(楼钥著)卷一百五《太孺人蒋氏墓志铭》载“
国学上舍生宣缯髙保孙吴槱之国子进士赵汝括皆壻也”,意思是说正在国子监读研究生的宣缯与其他几人都是女婿。该墓志铭作者楼钥是南宋著名诗人,向当时年轻的宣缯及其舅舅史家献过一些赞美诗,其堂兄为蒋孺人之夫楼镗。楼镗的父亲则是南宋的著名画家楼璹,创作过名画《耕织图》。此墓志铭是写给作者的兄嫂蒋氏的,根据上下文,可以断定宣缯夫人楼氏为诗人楼钥堂兄的孙女,与鳌桂堂《宣氏宗谱》记载的“妣陆氏夫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