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谱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宗谱研究

古代科举考试与等级功名(多图)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庠生、秀才、贡生、增生、附生、廪生,举人、进士乃至探花、榜眼、状元的冠名。其实,这些名称都是旧时科举考试过程中,考生获得的不同等级的功名。

  在不同的朝代,对于上述某些冠名的含义会有所差异,就清朝而言,要搞清楚上述名称,首先要从童生说起:

  童生:凡是学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还未考取秀才之前统称为童生(也就是说,要成为秀才首先是成为童生)。

  庠生:指通过院试考的童生,又称生员,俗称秀才。包括县学考取的 “邑庠生”,和在府学考取的 “郡庠生”。因为学校叫庠,顾叫庠生。注意,“庠”这个字读音同“祥”,而不读“痒”;前面看到的把庠生误做人名的对话同样误读为“痒生”了。

  秀才:不同朝代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明朝的秀才就是考上县学或府学的童生,即庠生。所以秀才也是庠生的别称。

  然而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较严格,考生通过县试,府试以后,还要通过院试。才能叫秀才。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院试第一名,叫案首。

  考取秀才以后就有了一定特权,包括可以站着和县知说话、免于差傜、不予上刑等。但是,必须每年参加考试,考试不及者,可能将受到申斥、警告甚至除名。

  秀才又分三等:廪生、增生和附生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时间:2020-06-23 20:00:45  来源:网络  作者:清風明月逍遥客【收藏】【打印】【分享】【简体】【繁體

类似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方法:
1)匿名评论:点击右边的匿名发表方框使得出现对勾,填写验证码。
2)会员评论:如未登录,填写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如已登陆,只需填写验证码。
3)写出评论并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
共有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搜索 | 修谱 | 京ICP备19035390号-1 | ©宣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