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益民,男,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导。
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随后分配到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工作,1986年至1989年间从事热能工程专业的教学及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1989年4月,经国家公派,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热力学研究所留学,1991年10月获博士学位,在从事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于1993年2月回国,继续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其中,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1999年6月至1999年8月和2000年7月至2000年9月先后三次作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讲学及合作研究;1997年5月至1997年12月作为高极访问学者赴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展研究工作;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应邀在日本九州大学以客座教授身份开展合作研究。曾任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热物理及热能工程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影响及荣誉称号:
973首席科学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四、五届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2012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专家评议组专家(2006、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2006年),总装十二五目标及共环境特性专业组顾问(2011年),总装十一五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专家(2011年),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第三届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2年),Int.J.Micro-Nano Scale Transfer, Int.J.Heat Exchangers等6个期刊编委。
学科专长:
长期从事支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总装重点基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较高层次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学术论文曾获HTS/IchemE奖(英国);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40篇文章被SCI他引14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473次,SCI他引超过100次的5篇。出版了中文专著2本和德、英文专著2本,翻译了1本专著;获得了10多项发明专利。